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已经从跑马圈地时代进入到规模与质量并重的时代,风控是企业业务的驱动器和发展命门,消费金融竞争力的背后归根结底是风控能力的打造。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的马上金融,引入了重庆百货、重庆银行、物美集团、阳光保险、浙江小商品城等股东,注册资本金达40亿元。前不久,马上金融迎来了5周年生日,注册用户已突破1亿人,成为26家已开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披露注册用户最多的公司。
亿级用户背后,最大的支撑力就是马上金融强大的风控能力。数据显示,马上金融已经拥有300多人的大数据风控团队,积累了亿万级数据源,建立了智能化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实现自动化、实时化、自适应的风控体系,形成了灵活迭代的风控策略和千人千面差异化授信及风险定价。马上金融构建了10万+风险特征变量、毫秒级的实时数据获取及加工以及2000+风控决策策略、决策流、数据模型人工智能算法。
据悉,马上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了以下五大方面:政策体系、流程体系、系统体系、制度体系、执行和监控体系。科技化、数据化是马上金融风控领先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与科技系统体系相关的风控基础建设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1)完整严密的核身机制,2)复杂网络和马上负面名单管理,3)万维智慧决策空间,4)模型评分集合,5)马上自研的复杂策略规则引擎。
除此之外,马上金融还自主研发了全渠道、智能化的G!COLO智能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一体化的智能贷后管理。其自研的AI智能语音机器人、智能IVR、预测试外呼等技术赋能,可提供精准、高效、低成本的贷后风控管理手段,同时将反欺诈贯穿“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结合运用唇语识别、人脸识别、OCR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及反欺诈综合决策,通过多维数据、指标规则以及多个反欺诈模型预测欺诈趋势,防范欺诈风险。
在质量合规检验方面,马上金融通过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质检系统,以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大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提供数据转换、存储、质检、分析等功能服务,通过灵活可配的质检模型和质检作业引擎实现自动化批量检测,将质检覆盖率提升到100%,机器质检全量覆盖坐席5000余人,筛查10万余条录音记录,降低运营风险和人力成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马上金融风控团队基于数据进行快速响应和决策,秉承 “快速迭代”、“多线程测试”、“模型预测”的工作理念,在疫情期间不断调整适应国内经济趋势,担起金融风险防控的重任。
马上金融的资产质量在疫情期间,相比较于同业风险变现较为优异,截至到6月中旬,新增资产的风险表现达到历史最佳,且整体资产风险表现已经接近于疫情前的水平。
未来,马上金融将继续秉承风险为本理念,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及大数据,不断优化和完善风控体系,将既往业务结合线上线下所有的场景,有力的实现全场景全图谱人群的适配及数据累积,使资金、资产能够有效地整合,更好地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