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措施,支持企业纾困化险、增强发展后劲。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机构入场债转股铺平道路。会议提出了三条具体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减压,为社会资本进入债转股领域开路,同时拓宽参与债转股各类资本的退出渠道。
自去年以来,债转股已落地超过9000亿元。目前已签订债转股协议金额超过2万亿元。这意味着,还有更多企业有待实施债转股,市场空间巨大。随着监管层不断“清障”,未来债转股签约和落地项目将会稳步增加,成为降低我国企业杠杆率的重要举措。
此次国常会确定深入推进债转股的措施,采取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式,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债转股。民营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体量小、数量多、且分散的不良资产方面更具优势,能极大提高处置效率,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排忧解难。
市场分析认为,在这一次债转股的潮流中,地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牌照稀缺性价值凸显。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海德股份(000567.SZ)、吉艾科技和摩恩电气等民营不良资产管理公司都有望获益。其中,海德股份拥有西藏地方不良资产管理牌照,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上市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其稀缺价值独一无二。
海德股份在2018年完成定增,募集38亿元,资本实力得到大幅提升,有助于其发展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抢占债转股市场先机。相信随着债转股政策的深入推进,海德股份受益于其专业性、稀缺性,业绩和股价也将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