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经 科 技 | 股 票 房 产 原 创 |   中国经济时报电子版
商 业 地 方 | 文 化 汽 车 能 源 |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报

原创新闻

首页 > 首页栏目 > 原创新闻

在新发展格局下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20-12-01 09:11:32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范思立)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承办的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日前在广州举行。

WechatIMG627

  本次论坛聚焦“新发展格局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广州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德焱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执行主任麦均洪等出席会议。
  
  高松在致辞中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办学至今,从创造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对支撑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学校将着力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力”卓越的创造性人才;着力在原创性科学发现和未来技术创新方面作出更多更大贡献,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
  
  曾伟玉在致辞中表示,新发展格局既是对“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也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对我国改革发展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也对学术界研究与智库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就“以新发展格局应对国际新挑战”作主旨演讲。郑永年表示,要正确认识新发展格局,内循环并不是“内卷化”,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依靠外向型经济成长起来的区域来说,还是要以“外循环”为主,鼓励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吸引国际资本、卓越人才和高端技术留下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分别以“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创新是共同打造优质制度供给高地”“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挑战和建议”“立足新发展格局和国土空间新格局,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位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为题作主旨演讲。
  
  在圆桌论坛阶段,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张振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主任张昱,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丁焕峰,暨南大学原校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军聚焦“数字创新战略和世界级平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大湾区融合型科技创新体系”“城市品质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分别发言。与会专家就不同主题开展了专题对话与交流。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 史晓强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所刊登文章,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联系电话:81785256;邮箱:cetcopyright@163.com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10)81785256 联系邮箱: cetcopyright@163.com
举报电话:81785256;举报邮箱:cetcopyright@163.com
中国经济时报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政编码:102209 电话:(010)81785188(总机) (010)81785188-5100(编辑部) (010)81785186(广告部) (010)81785178(发行部) 传真:(010)81785121 电邮:info@cet.com.cn 站点地图 Copyright 2011 www.c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05       京ICP备070193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4001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