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姜业庆)7月8日,在比特币减半日前一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新浪科技与中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在北京联合出品了《2014-2016全球比特币发展报告》,通过对比特币的诞生、行业布局、融资情况和交易数据分析,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阐述。此报告也得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旗下官方媒体未央网的大力支持。
红杉资本副总裁李张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基础研究总监贺裴菲、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总经理张敬柱、新浪科技副主编李何冉、火币联合创始人杜均、火币运营副总裁朱嘉伟、火币数字货币与区块链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健等出席了发布会。
该报告是我国第一份全面分析全球比特币发展的研究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特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比特币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报告一共分为六部分。比特币的产生:去中心化账本诞生;比特币产业链:中国与欧美上下游各有所长;比特币行业融资:传统领域比重大,区块链表现抢眼;比特币交易数据分析:投资者专业化,着眼短期盈利;比特币核心问题探讨:价格波动、安全问题和犯罪用途;区块链概念及发展现状:尚处在早期阶段。
火币运营副总裁朱嘉伟在进行报告解读时认为,除非比特币有重大利好信息,如应用上的推进,否则比特币产量减半之后,币价出现暴涨行情的可能性不大。
2009年至2012年,比特币经历了第一次减半。在比特币的第一个减半周期内,比特币的价格从零上涨到最高30美元,推动价格上升的,是人们对比特币价值的认可,而不是供应量的变化。
因此,在第一轮减半前后,比特币并未迎来大涨的行情。上次减半前后的半个月,比特币价格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是12.67美元和11.78美元,处于横盘状态。而今年这次比特币减半对价格的影响和上一次有较大变化。本轮减半之前,市场情绪涌动,大量玩家入场,加上受英国脱欧避险情绪影响,从5月开始比特币已经经历过3轮大涨。
目前比特币的应用十分脆弱,加上比特币本身没有涨跌幅限制,所以一旦有比较重大的消息,比特币价格波动就会比较明显。比特币的发行是一件公开透明的事情。在这样的机制下,所有比特币系统的参与者都可以对这个变量做出预判和应对,这就导致产量对价格的影响能够被提前消化。根据火币网最新一次抽样调查,火币有80.77%用户交易比特币是为了短期盈利,通过差价赚取利润;有13.81%的用户将比特币当做避险资产,长期持有;还有1.26%用户是为了进行支付。